数控刀具数控编程时,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,并以指令的形式写入程序中。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、背吃刀量或侧吃刀量及进给速度等。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,需要选用不同的切削用量。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: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,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,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,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,降低成本。
切削速度的确定铣削的切削速度与刀具的耐用度T、每齿进给量fz、背吃刀量ap、侧吃刀量ae以及铣刀齿数Z成反比,与铣刀直径d成正比。其中原因是fz、ap、ae、Z增大时,使同时工作齿数增多,刀刃负荷和切削热增加,加快刀具磨损,因此刀具耐用度限制了切削速度的提高。假如加大铣刀直径则可以改善散热条件,相应提高切削速度。速度的确定进给速度F是数控机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参数,主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、工件的材料性质选取。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限制。在轮廓加工中,在接近拐角处应适当降低进给量,以克服由于惯性或工艺变形在轮廓拐角处造成旋刀现象。确定进给速度的原则:
1)当工件的质量要求能够得到保证时,为提高生产效率,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。一般在200~400mm/min范围内选取。
2)在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钢刀具加工时,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,一般在20~50mm/min范围内选取。
3)当加工精度,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,进给速度应选小些,刀具转速给高点,一般在20~50mm/min范围内选取。
4)刀具空行程时,可以选择该机床数控系统给定的最高进给速度。高转速,大走刀量适用于整体合金铣刀,但同时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。背吃刀量的确定在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加工质量的前提下,背吃刀量应据机床、工件和刀具的刚度来决定,在刚度答应的条件下,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余量,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,提高生产效率。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3.2~12.5μm,分粗铣和半精铣两步铣削加工,粗铣后留半精铣余量0.5~1.0mm;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.8~3.2μm,可分粗铣、半精铣、精铣三步铣削加工,半精铣时端铣背吃刀量或圆周铣侧吃刀量取1.5~2mm,精铣时端铣背吃刀量取0.5~1mm,圆周铣侧吃刀量取0.3~0.5mm。(某型号顶盖双半圆槽热处理后表面氧化皮不易加工,优化加工刀具顺序,路径。先用u钻插铣去量,去掉轮廓拐角处大量,再用机夹合金刀具2mm深分层铣削,再执行精加工程序,这样保证了精加工刀具耐用度,提高了效率,降低了损耗。)
总之,数控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,只有正确理解以上工艺要求,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,合理运用才能有效提高质量,降低成本。
PCD铣刀:聚晶金刚石(PCD)刀具是通过把PCD复合片焊接到硬质合金或者钢的刀体上制成的刀具。由于PCD复合片将单晶金刚石的高硬度、耐磨性、低摩擦系数和强度与碳化钨硬质合金的高抗弯
数控编程时,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,并以指令的形式写入程序中。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、背吃刀量或侧吃刀量及进给速度等。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,需要选用不同的
数控铣加工常用刀具的种类,数控铣加工刀具种类很多,为了适应数控机床高速、高效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,所用刀具正朝着标准化、通用化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,主要包括铣削刀具
数控刀具在高性能、高精度的数控机床上应用,为取得稳定和良好的加工效率,一般对数控刀具从设计、制造和使用都提出了比普通刀具更高的要求。那么数控刀具和普通刀具的主要区
在铣削加工中心上铣削复杂工件时,数控立铣刀的使用应注意以下问题:立铣刀的装夹加工中心用立铣刀大多采用弹簧夹套装夹方式, 使用时处于悬臂状态。在铣削加工过程中, 有时可
钻石刀具的种类以及用途:单晶钻石螺旋铣刀:单刃钻石螺旋铣刀,它的直径可以小到2.0mm, 主要用于细微孔加工,能进行持续无振的良好切削加工!
超硬PCD刀具是用超硬材料PCD和刀体通过特殊工艺生产制成的刀具。PCD刀具的性能很高,有硬度高、耐磨性好、加工效率高和摩擦系数低等优势。因为PCD 刀具导热性好,使其在加工铝合金
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, 数控加工对刀具的要求, 尤其在刚性和耐用度方面更为严格。应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、工件材料的性能、加工工序、切削用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
为了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和避免不必要的问题,在使用时请注意以下几点:不可使用手指或其他物体直接触碰钻石刀尖,只可接触工件;由于钻石刀具硬而脆的特性,测试时进给量请先
涂层后的刀具表面会产生一些微小的突出小滴,提高了表面粗糙度,使得刀具在切削过程容易产生较大的摩擦热,降低切削速度。经过钝化抛光后,小滴被去除,同时留下了许多小孔,
PCD铣刀的脆性破损是指在PCD铣刀高速干式切削的过程中,刀具除了正常磨损外,还伴随有脆性破损。脆性破损是指在PCD铣刀高速干式切削的过程中,刀具除了正常磨损外,还伴
数控切削刀具的应用特点,切削刀具应用于范围广泛、跨越多个行业的加工领域,其预期的市场增长主要由航空航天、国防、采矿、发电、汽车等行业的需求来推动。